腾飞的祖国 –40年的改革开放

发表于 2018-09-15  5.91k 次阅读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召开,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上,党和国家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当时,计划经济制度的弊端逐渐出现,例如政企职能不分、无视经济规律、过度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等导致“大锅饭”现象严重等,从不同程度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这时人民生活依旧贫苦,甚至有些地区温饱也不能解决。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这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决定可谓是国家的救命稻草,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我国首先设立了经济特区,首批经济特区有深圳、厦门、汕头和珠海。经济特区内的经济制度实行市场经济,并在不损害我国主权的情况下享有许多优惠政策。

1980年,当时下海的人们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到深圳去!”,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们下海来到各个经济特区,在这里,他们赚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同时也渐渐帮着自己身边的人富了起来。

当时的经济特区有如下特点:

①在国内划出一定地区,一般选择在港口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有利于货物流转,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②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办法,吸引外资;

③为外商创造方便安全的投资环境(见国际投资法),订立优惠条例和保障制度;

④产品以外销为主;

⑤集中管理,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

⑥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

可见,当时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并不知道这场改革能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弊端,于是就先小心翼翼地在沿海地区划了一片特区进行试验,就像建国以前的陕甘宁特区一样。

历史证明,邓小平等人的决策是正确的,我国的GDP从1978的3650亿到了现如今的82万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科技也有了与西方大国竞争的实力。

邓小平以及他的理念的继承者及其他改革派人士顶住了来自国内保守派的进攻,成功地将改革开放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基石之一,并不可逆转地将中国带入世界经济中,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从1978年至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一个尚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当时世界近1/5的贫困人口。中国也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中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民营经济产值在总量上已经超越了国有经济,成了中国经济增重的重要拉动力量。引进外资同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中国为全世界吸引外资金额最多的国家(港、澳、台资金的引入亦被算作外资)。

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使党和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现如今,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指导下,中美的新型大国关系得以构建,共同协调治理国际问题;巩固了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引领G20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人民币加入SDR,使得人民币实际上拥有了全球货币的职能;成立了金砖银行和亚投行,完善了全球金融的治理格局。

习近平根据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提出了“一带一路”概念,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目前,“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中国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

截至2017年底,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达38个;到达欧洲13个国家36个城市,较2016年新增5个国家23个城市;铺画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61条。中欧班列全程运行时间从开行初期的20天以上逐步缩短到12至14天;整体运输费用较开行初期下降约40%;货源品类不断丰富,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品类,涵盖沿线人民生产生活多个方面,除了经济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教育、医疗、科技、金融等方面也有许多合作,实现了“一带一路”国家的互利共赢。

习近平在为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写道,过去五年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可见,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一代又一代的国家领导人让中国继续在各领域弯道超车。

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使我们站起来,那么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日子即将来临,让我们也祝祖国繁荣昌盛吧!


纵使代码万千行